深圳市安鑫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不容忽视的农产品安全

不容忽视的农产品安全

2004年07月14日

  看上去肥厚、叶宽、个长、色深的韭菜竟是用剧毒农药3911灌根长大的;用了膨胀剂的黄瓜又长又直,买到家一周还能偷着长一大截;用了“番茄膨大着色精”精的西红柿不但色泽红润、穰内起沙,还能提前上市——在南菜北运、夏菜冬食、蔬菜品种日益丰富的今天,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农产品产地受污染等影响农产品安全的问题导致了新一轮的市民“菜篮子”危机。

  农产品药残为何高居不下?

  经常吃高农药残留的蔬菜,等于慢性自杀。有农产品安全专家表示,长期食用高残留农药蔬菜的后果,行业内公认的说法是“三致”:致畸、致癌、致基因突变。据专业人士分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原因有三:一是部分菜农滥用国家禁止在瓜果蔬菜上直接使用的剧毒高残留农药,如氧乐果、甲胺磷、1605、3911等;二是部分菜农随意增加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剂量;三是部分菜农忽视蔬菜成熟前的禁药间隔期,在蔬菜上市前仍喷洒农药。虽然各地有关农业部门在农药销售、蔬菜技术指导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由于种植分散、利益驱动等原因,控制成效不大。优质不优价严重影响了农民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积极性,也是药残之所以超标的“原动力”,“香河毒韭菜”事件被媒体曝光后,有记者曾问菜农为什么明知用剧毒农药对市民健康有损还要用,农民“用药伤市民,不用药伤农民”的回答令人深思。 而优质难以优价与消费者群体小也有很大关系,尽管目前消费者已有了无公害意识,但无公害农产品的消费群体还未形成规模,很多人贪便宜与便利养成了买露天菜与早市菜的习惯,给“有毒菜”提供了销售空间,还有一部分人想买无害菜或绿色菜却苦于对其认识不多,而不得不“随波逐流”,这时“有毒菜”便“乘虚而入”。

  农产品安全靠什么来保证

  民以食为天,在人们越来越来重视健康的今天,我们的农产品安全究竟该靠什么来保证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谭维雨。

  谭维雨认为,目前国家是制定了农产品安全检测标准,但在实行的过程却有很大难度。首先,农户对自身利益看得太重,只要多卖钱就行,再有就是反正也没有人被立即“毒死”。另外,就是市场管理这个系统,虽然大商场、大批发市场有检测一关,但因为技术问题,要检测多种农药的成分仍有难度。因此,谭维雨建议说,有关部门应加大农药监察力度,不但要检查农资市场,还要到农户家去查,如果发现打毒性高的药,就不允许其蔬菜入市,同时也要禁止周边受污染的“邻家菜”入市,让菜农之间起到相互督促的作用。另外主要一点就是检测设备的到位,各大商场、超市之所以出现毒韭菜,就是虽然检测了,但精确度不够。谭维雨说健全农产品及其投入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是确保餐桌安全餐桌安全最有力的手段,最好像秦皇岛市一样采取市场与基地挂钩的形式,秦皇岛市的1家农产品批发市场、10家农贸市场、14家大型超市分别与马芳营旱黄瓜基地、新集西葫芦基地等18.7万亩基地签确良订场地挂钩供求合同,同时又与市场内的蔬菜经销商签订了《市场蔬菜质量安全责任书》。对外地未经认证的入场蔬菜,由批发市场与蔬菜经销商签订蔬菜质量安全责任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并对入场蔬菜实行批次抽检。而由于市场准入制把基地建设与市场联系在一起,那里的农民不再是一家一户与市场对接,而是通过基地把千家万户组成了一个利益联结整体,这样在各基地的广大菜农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给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增加了一个“助推器”,同时,也提高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什么样的农产品是安全的

  由于“毒菜”、“毒水果”伤人事件被频频曝光,很市民在选购“一日三餐”的原材料时慌慌不安。近日,记者在新疆街市场看到一位想要买菜的老大娘转了很大一圈,最终菜蓝内仍是空空如也,老人告诉记者,10年前退休后她便成了家里的“后勤部长”,可近几年来她却发现这个“官”越来越不好当,其主要原因就是不知吃啥才放心,于是这次老人干脆决定去超市解决“买菜难”的问题,可去了超市就安全吗?老人对此表示她也不知道,只是想求得个心安就好。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市民都为不知如何辨别安全农产品而犯愁。对此谭维雨教给了记者一些辨别一些蔬菜好坏的小常识,这里也与读者共享。西红柿:加了低毒化学药物乙烯利的催熟西红柿多为反季节上市,大小通红,手感硬,外观呈多面体,籽呈绿色或未长籽,瓤内多汁;而自然成熟的西红柿蒂周围有些绿色,捏起来很软,外观圆滑,籽粒为土黄色,肉质红色,沙瓤、多汁;黄瓜:表皮疣刺隆起、坚硬刺手的为新鲜黄瓜;扁豆:豆荚嫩绿、色泽鲜艳、筋少、肉厚、豆荚挺直,水分饱满的为好;茄子:皮色浓紫鲜艳,光泽清新,水分饱满,茄蒂挺拔的为好。

  我市农产品安全建设稳步前行


  目前,我市在农产品安全方面工作已有了长足发展。去年我市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半年多时间编辑了《长春市无公害农产品执行标准》,从国家质量技术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农业部和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236项相关标准中,选择了8大类127项作为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的执行标准,并于2003年6月20日下发到各县(市)区农业标准化办公室。


  为了使推行市场准入制度有法可依,我市又相继制定了一些法规, 2003年7月30日市政府发布了《对蔬菜实施市场准入管理的通告》;2003年11月22日市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长春市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并于 2004年1月23日起施行。

  此外,技术推广体系也不断完善,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站,重点推广了抗病虫品种、健康栽培、物理防治、生物农药及施放和保护天敌等生态防治技术;筛选、推广了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在蔬菜、水果等时限性强的农产品生产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积极推广了平衡施肥、秸杆还田技术,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同时,加强了对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特别是微生物农药和微生物肥料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对创牌产品的生产加工制定了科学、严谨的技术规程。

  从2003年1月开始到年底,我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760次,查处各类案件318个,取缔非法经营摊床122个,吊销农药经营许可证3个,罚没款23.75万元,查处不合格农药27.94吨。去年和今年,我市对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下发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加强了对无公害生产基地化肥使用的管理,严格限制单一使用化肥,特别是单一施用硝铵,要求以施用优质有机肥、复合肥和生物肥为主,实行氮、磷、钾混合使用;严禁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及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公害化指标的人畜粪尿。

  去年6月初,农委整合了现有的农业检验检测单位,组建了长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农业部投入100万元,市政府投入200万元,省财政厅投入30万元,共计330万元全部到位。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借用市农科院的科研楼,面积1100平方米,去年9月动工维修,水、电、气路重新进行了改造,实验室和办公室全面进行了装修,基本达到了国家对实验室的要求。目前部分检测仪器、微机、冰箱、检测车、实验台、化学试剂、玻璃器皿等仪器及检验标准资料已经安装、到位,检测人员通过了技术培训,已经开展了农产品质量速测检测工作。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2003年被国家和省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各有4个,国家认定的是德惠的布海、升阳、菜园子和南关的幸福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省里认定的是农安柴岗“三辣”生产基地、经开区汉江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安群众村农科贸有限公司胡萝卜生产基地和绿园区新月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这8个基地总面积20.18万亩,品种29个,去年生产量110万吨、创产值8亿元。今年将认定无公害蔬菜基地26个,面积25.66万亩,认证无公害产品60个。

  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全市已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2个,种植面积60.97万亩;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识的企业26家,产品48种。其中,绿色水稻生产基地8个,面积22.045万亩;绿色大豆生产基地1个,面积20万亩;绿色玉米生产基地5个,面积14.42万亩;绿色小米生产基地1个,面积1.5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3个,面积3万亩;绿色畜产品基地4个。去年,绿色食品总量达到25万吨,产值超过15亿元。今年将认定绿色食品基地4个,绿色食品产品30个。


  到2003年末,全市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厂家近1000个,规模以上的生产厂家300多个,已形成固定包装产品2000多个,工商注册产品1500多个,被评为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345个。今年,全市又评为省级名牌产品22个。

 

                来源:长春日报


 

联系我们

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道钟屋一路70栋大广发综合楼8楼

邮编: 518102

电话: 4007888015/0755-27697166

传真: 0755-27697366

手机: 0755-27697166

联系我们